
王硯輝飾演片中的最大反派。

檀健次飾演律師李淇。
首次聚焦聾人反詐題材,工整流暢的視聽語言與檀健次、蘭西雅、王戈、王硯輝等主演的表現(xiàn)相得益彰,正在上映中的京產(chǎn)電影《震耳欲聾》,以黑馬之姿闖入公眾視野。憑借聾人反詐主題和直擊人心的表達,影片贏得如潮好評,不僅豆瓣評分在國慶檔新片中位居第一,截至10月16日,累計票房也已突破2億元。很難想象,這部作品是導演萬力的銀幕首作。
談及影片的成功,萬力的語氣里既有初戰(zhàn)告捷的欣喜,也坦承自己仍然忐忑。當他在創(chuàng)作中精心設計的細節(jié)與“彩蛋”被觀眾捕捉到時,那種被“看到”的喜悅,讓他感受到了作為創(chuàng)作者的幸福,這是一種與觀眾的“雙向奔赴”。
三個月深度調研聾人群體
《震耳欲聾》改編自CODA(聾人家庭的健聽子女)律師張琪的真實從業(yè)經(jīng)歷,他在處理聾人房產(chǎn)詐騙案件時,了解了聾人群體的維權困難,決定開始幫助聾人維權。作為聾人父母的健聽子女,張琪的CODA身份引起了導演萬力的興趣。
“CODA群體有一個自我身份認同的過程,這個人物身上有戲劇張力。很多聾人有被詐騙的經(jīng)歷,詐騙也是一種‘溝通’,比如騙子如何取得受害者的信任、如何一步步讓人上當,律師和當事人、被告之間也存在溝通。主角內(nèi)在、外在的戲劇沖突都能和溝通主題融合在一起,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好的題材。”
在萬力看來,《震耳欲聾》有三層含義:主角李淇的成名案件,就是通過在法庭上弄出了一點“小噪音”而打贏,因此他被網(wǎng)友稱為“震耳律師”;也寓意正義之聲有振聾發(fā)聵的力量;同時,它也指代了片中反派金松峰那種讓好人暫時“失聰”的、震耳欲聾的惡言。
為了真實呈現(xiàn)聽障群體的生活,萬力帶領團隊進行了長達三個月的深度調研,深入上海、北京等地的聾人家庭。“最大的幫助是消除了‘陌生感’,”萬力說,“我們和他們唯一的區(qū)別只是‘語言不同’。在性格、情感和價值觀上,我們完全一樣。聾人群體中有富裕一點的,也有生活不如意一點的,有開朗外向的,也有害羞內(nèi)斂的。”因此,在鏡頭選擇上,萬力避免了獵奇與刻意的視角,而是以一種平實、尊重的態(tài)度進行記錄。聾人使用會閃的門鈴燈、通過在手機上打字與人交流等生活細節(jié),也被加入電影中。
檀健次練手語形成肌肉記憶
從“裝聾作啞”到勇敢發(fā)聲,從追逐名利到選擇良知與正義,檀健次飾演的律師李淇讓人大感驚喜。
在監(jiān)制饒曉志的工作室里,萬力第一次見到了檀健次,這位以長相帥氣著稱的“偶像”當時沒怎么刻意打扮,很松弛地聊自己的過往經(jīng)歷,讓萬力看到了他身上的真誠與煙火氣。“健次一方面能托住角色前期市井小人物的性格,又能駕馭影片中期角色飛黃騰達后的精英范兒,還給李淇這個角色帶來了一絲青春帥氣的感覺。”再加上王戈、蘭西雅兩位主演,三人小組在一起的化學反應讓整部影片變得陽光又時尚,完全不同于大家印象中這類現(xiàn)實主義題材的悲情。
片中的詐騙頭目金松峰,滿頭白發(fā),棕色眼鏡,一副親切隨和的儒雅打扮,甚至讓人有點認不出這是以往銀幕形象“人狠話不多”的演員王硯輝。萬力笑言,這個全劇組都點贊的造型也幫助演員更好地找到人物感覺。
談及與演員的合作,萬力回憶,劇組在開機之前就拿出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排練重場戲、圍讀劇本。“這個過程是想建立一套溝通的語境,大家通過排練時的磨合知道彼此的創(chuàng)作方向,到了現(xiàn)場以后,就能帶著前面建立起來的信任和默契,根據(jù)現(xiàn)場情況再調整。”蘭西雅在片中飾演聾人女孩張小蕊,萬力透露她排練時特別投入,情緒已經(jīng)非常濃,他甚至擔心會不會實拍時她就把能量都用光了,沒想到拍攝時蘭西雅的狀態(tài)比排練時更準確。
片中,檀健次從頭到尾打著非常熟練的手語,蘭西雅則要模仿聾人的特殊發(fā)音,兩位演員真實的表現(xiàn)都得到觀眾較大認可。萬力坦言,他并沒有對演員提出什么明確要求,但他們共同達成了默契:檀健次每天努力練手語,幾乎形成了肌肉記憶,即便現(xiàn)場大量改詞,他也能迅速調整;蘭西雅看了很多聾人視頻材料,仔細模仿他們的發(fā)音。演員們的刻苦和用心,讓萬力深受感動。
武漢取景拍攝突出混搭氣質
《震耳欲聾》主要在武漢取景拍攝,銀幕上呈現(xiàn)的城市形態(tài)、街道建筑等都分外自然。萬力介紹,一開始選取武漢,就是看中了它有江有橋、有摩天大樓也有老舊小區(qū)的混搭氣質。影片充分運用對比、夸張等手法,將詐騙團伙的利欲熏心、聾人群體社區(qū)的“無聲”溫馨、李淇前期落魄與后期發(fā)跡等場景呈現(xiàn)在銀幕上。
首次拍電影的萬力,在很多重場戲上都花了不少心思設計。比如最難拍的法庭戲,是在真實法庭拍攝,只能周末限時拍,要做好充足準備。“還有全片第一場戲,如何通過一間會議室場景給影片定下基調,同時讓主角首次登場,我當時跟攝影指導討論好畫面的效果,他忙活了好半天,等到現(xiàn)場一看,他把彎軌架到了會議桌上,才實現(xiàn)了從李淇側面一直環(huán)繞、最后直到正面亮相的鏡頭。”
萬力調侃自己是“理論派”和“技術宅”,結合已有的管理軟件,設計了一套專門適用劇組工作使用的頁面系統(tǒng),鼓勵各部門在線上及時分享進度成果,以提高劇組的溝通效率。
更多精彩內(nèi)容
責任編輯:蔡曉慧萬力,《震耳欲聾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