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9日,在開羅射擊世錦賽男子25米手槍速射決賽現場,中國小將倪志欣引起了記者的注意。剛打完自己的輪次,等待其他選手射擊時,他拿起筆記本,向后退了幾步,現場奮筆疾書起來。

11月9日,埃及開羅射擊世錦賽男子25米手槍速射決賽現場。(新華社記者 牛夢彤 攝)
其他輪次選手的槍聲此起彼伏,他卻置身于另一種節奏中。
賽后,他打開了那本筆記。第一組5中,他寫道:“做得非常好,就是敢打,動作完整流暢就夠了。”第二組再次5中,他繼續寫:“敢做!就是抓動作,管它打啥地方,先做再說。”第三組4中,他仍然給自己“打雞血”:“非常好!一定要敢做,沒什么大不了的。”第四組打出3中,字跡略顯潦草但依然是鼓勵:“不錯,相信自己,果斷點。”

這是11月9日在埃及開羅拍攝的倪志欣在開羅射擊世錦賽男子25米手槍速射決賽現場所做的筆記。(新華社記者 牛夢彤 攝)
這些“雞湯”,是倪志欣比賽當下與自己的對話。“我一般會記兩樣東西:一是鼓勵自己,給自己增加信心;二是對自己剛完成的那一組動作進行點評。每輪打完都會記,不管好壞。”他說。
“第五組只打了兩中,被淘汰了,所以就沒來得及寫。”他說著笑了笑,還透著點自嘲的幽默。
倪志欣2022年底才進入省隊,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。他在此前的全運會上表現亮眼,不僅與奧運冠軍李越宏一起獲得了男子速射團體冠軍,也為自己掙夠了積分,拿到了世錦賽參賽資格。然后,決賽經驗不多的他,就意外地闖入了世錦賽的決賽。
面對世界名將和陌生環境,他沒有怯場,開場便打出10發10中,直到第四輪還保持領先。但在第五輪,他沒能頂住,只打出兩中,瞬間跌到淘汰位,最終名列第五。不過,他仍然明朗地給自己打了80分:“第一次比賽,能和國際高手面對面,我覺得已經很不錯,也看到了自己還有很多可以優化的地方。”

11月9日,倪志欣在開羅射擊世錦賽男子25米手槍速射決賽現場。(新華社記者 牛夢彤 攝)
他說,記筆記是一種緩解緊張的方式。“當你忙著總結和計劃時,就不會過度糾結于怎么打,反而沒那么緊張了。”
男子25米手槍速射的決賽,是一場關于速度與精準的較量。選手需在4秒內完成對5個靶標的擊發,此為一組,比賽分為多組,選手輪流上陣。在每輪間隙,選手可獲得短暫的休息時間。
這也是一場快與慢的博弈。舉起槍,只有4秒,放下槍,可以獲得幾分鐘的休息。表面上,選手們擦拭槍身、空槍“預習”,或靜靜等待;實際上,他們要在心底重建節奏。制勝之道,也許就藏在那些間隙里。
“首先你得敢去做你自己想做的,不能被成績之類的外界因素給干擾了。”他說。
其實,速射比賽中的“速記”,是中國射擊運動員的傳統。但速射也是為數不多的,在比賽中能有時間做筆記的項目之一。倪志欣的教練張建偉表示:“老一輩的運動員幾乎都記筆記,無論是體會還是彈著點都有記錄。現在看到年輕人也愿意堅持這個習慣,我感到非常欣慰。”

這是11月9日在埃及開羅拍攝的張建偉教練和倪志欣的合照。(新華社記者 牛夢彤 攝)
倪志欣坦言,這個習慣的確是從前輩那里效仿而來的。“進入省隊后,看到宏哥(李越宏)在比賽中會記筆記,我就學起來了。后來發現,賽后復盤時能清楚地回想當時的狀態和心路歷程,對訓練和比賽幫助都特別大。”
“不過不知道宏哥寫的是什么,我就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寫。”他笑著說。
如此說來,中國速射選手仿佛在書寫著一本代代延續的“筆記”,內容各異,但精神一脈相承。
張建偉說筆記的內容固然重要,但“寫”這個動作本身在場上尤為關鍵,像是在整理內心。“記過了就過去了,可以更好地從零開始,投入下一組動作。”
子彈飛得再快,心也要有片刻停頓,然后舉槍,繼續。
責任編輯:高瑋怡倪志欣,手槍速射